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www.cii-contest.cn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联系我们
收起列表
首页 产业动态 正文

专家观点|杨善林: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和发展路径

时间:2021-11-09浏览量:497字号:AAA

10月27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百人会第一次会议专家座谈会在青岛成功举行。中国工业互联网百人会成立于2020年,是一个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具体推动,联合关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府、协会、企业、研究机构共同发起建立的非官方、非营利性的合作交流平台。


本次座谈会上,二十余位来自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重点平台、工业企业、金融机构的专家代表齐聚胶州湾畔,围绕“新发展理念助力工业互联网走深向实”主题,就工业互联网前沿、战略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百人会副主席杨善林围绕“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和发展路径”主题,对智能互联系统的系统工程、制造智能技术等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指明了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战略发展路径。

ee117f8e7fb0cbc9f194da18e1fe9f4b.jpg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来参加中国工业互联网百人会第一次会议,我在今天上午的报告中谈了我对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的一个基本认识,我想接着这个话题,再来说一说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关键技术。

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关键技术有很多。第一项关键技术,比如说智能互联系统的系统工程技术,智能互联系统具有泛在性、开放性、聚发性、体系性、自治性、外部性等等的特征,要想做好工业互联网的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首先就必须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对整体研发过程进行指导。首先,作为系统工程方法论来说,它既有哲学方法论层次的问题,也有一般科学方法论层次的问题,还有具体科学方法论层次的问题,在建造工业互联网的过程中,这三个层次的方法论都得用得到。

第二项关键技术,那就是网络感知技术。利用工业网络感知技术,才能够构建起整个应用系统底层的输入输出接口,我们可以利用无线或者是有线的网络感知技术来采集、整合蕴含了资产属性、状态及行为特征的数据,并且加以充分的治理、利用,从而才能够真正在工业互联网当中产生它的价值。

第三项技术,就是通讯互联技术。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工业互联网本身应该是通讯互联的,所以这是离不开的技术。

第四项技术,就是制造智能技术。我们为什么需要这种制造智能技术呢?因为毫无疑问,在工业互联网当中,为了提高整个制造业的水平,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工智能技术,而对于很多已经比较成熟的人工智能算法,就应该对它加以固化,把它融合到我们的工业互联网的系统当中,这样一些用于固化到系统中的这些技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制造智能技术。

第五项技术,就是人机协同技术。工业互联网系统一定是人机充分融合的系统,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那是非常敏感的,人与机器一定要高度的协同,这个系统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系统的功能才能充分得以发挥。

最后,还有一些基础性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基础性技术很多,比如芯片技术、软件基础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等,也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下面,我想再说一下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路径问题。工业互联网还要经历这么几个发展步骤。

首先,要做好工业互联网的需求分析。要想做出比较通用化的工业互联网系统来,更好地在工业系统当中去进行推广,需求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做不好,我们做出来的系统就很难加以泛化。

第二,工业互联网技术系统的构建。要想把这样一个技术系统构建起来,要经历几个步骤,首先要对具体系统做很多的、很好的研究,比如说对海尔等其他的一些企业,这些具体企业要做较多的研究,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来进行提炼、升华,形成一般工业互联网的基本的技术系统,然后才有可能构建将来能够通用化、国际化比较好的工业互联网系统,当然还要经过很多的验证等步骤。

第三,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作为工业互联网本身有企业层、平台层、服务层,它是一个极其庞大并且非常复杂的技术系统。这样的技术系统,只依靠哪一个企业、哪几个企业都很难全部做成,它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产业生态,既要有头部企业,同时也需要与之相关的一些“专精特新”的企业来支撑。只要良好的产业生态形成了,我们的工业互联网也就会发展得更好了。

第四,工业互联网的国际化发展。国际化的道路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因为大家很好理解,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牵扯了这么大的影响力,与它的国际化很有关系,如果仅仅美国人发明了互联网,像中国这些庞大的经济体、世界上其他的国家都不再使用互联网,我想互联网没有今天。同样的,要想把工业互联网真正地在制造业当中发挥出重大作用来,也需要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一是因为建造这个系统技术需要国际化的协同,另外它的应用也需要国际化的发展。

第五,面向工业互联网的制造模式的创新。我们需要去思考、去研究,在工业互联网上如何来进行这种制造模式创新。

第六,面向工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因为最终我们发展工业互联网,还是要让我们的制造业能够更好地有一个市场行为、在市场当中有更好的表现,如何在工业互联网上来构造我们的商业运营模式,这也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的问题。

我就说到这里,衷心感谢各位,谢谢!

——来自杨善林院士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百人会第一次会议的发言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59号